原標題:廁位智能引導、免費掃碼取紙……
“高顏值”“黑科技”,這些公廁都有了
廁位智能引導(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勇 攝)
綿陽新聞網訊 小公廁,體現大民生,是折射城市文明的“窗口”。12月14日,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抓好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以來,我市新建11座公廁、改造公廁15座,部分已投入使用。
10時許,記者來到位于涪濱路看到,新建公廁主體已完工,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地面平整和綠化工程。據現場的施工人員介紹,即將安裝設施設備,預計本月底投入使用。隨后,記者來到位于涪松南街與白山路交匯處的南山756市場公廁看到,門口張貼了“公廁因年久老化,設施設備陳舊,正在進行改造”等字樣的改造公告,公廁內還設置了廁位智能引導。目前,施工人員正在安裝污水處理設備。
記者了解到,各地為著力解決轄區(qū)公廁數量少、分布不均衡等市民如廁難問題,重點在公共活動區(qū)、公園景點、交通樞紐等人員密集區(qū)域新建11座公廁。其中,涪城區(qū)新建1座、游仙區(qū)新建1座、科技城新區(qū)新建1座、高新區(qū)新建6座、經開區(qū)新建2座。
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提升如廁環(huán)境,還實施了公廁改造提升工程,對已破損的公廁進行修繕、刷漆美化、內部設施設備更換等。其中,涪城區(qū)改建6座、游仙區(qū)改建2座、科技城新區(qū)改建6座、經開區(qū)改建1座。升級改造后的公廁更加突顯便民化、人性化、智能化等,進一步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實現升級改造后,為提升“軟件”水平,相關部門還加強了保潔力度,確保公廁干凈、無異味,為市民游客打造文明、優(yōu)美、潔凈、舒適的如廁環(huán)境。沒有了“異味”,還多了“人情味”。科技城新區(qū)完善轄區(qū)13座公廁便民設備,安裝免費掃碼取紙機、洗手液、紗窗、防蠅簾、滅蚊燈等設備,進一步提升公廁服務品質。
如今,一座座設計美觀、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的公廁現身街頭,成為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從最基本的滿足如廁需要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文關懷,從原先的“臟亂差”到現在更為舒適的如廁環(huán)境,透過公廁這個小窗口,人們感受著這座城市的溫暖與美好。接下來,相關部門將持續(xù)推進精細化管理,狠抓公廁保潔、維護管養(yǎng)工作,為市民游客打造文明、優(yōu)美、潔凈、舒適的如廁環(huán)境。(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尹秦 實習生 張芯萍)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