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加強社會心理服務工作,鞏固我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成果,近年來,我市通過在學校增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社區(q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方式,扎實推進心理健康宣教工作。
“如何呵護好每一位學生的身心健康,是全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也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點……”近日,綿陽第一中學舉行2021年心理健康與生涯規(guī)劃教研組成立暨開班儀式,校長蔣忠結合目前“雙減”政策的實施背景,從身處“時代焦慮”的學生和家長亟需心理指引和呵護的角度,解讀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目的,并結合自己的學習工作經歷,講述了穩(wěn)定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對個人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后印發(fā)了《關于在全市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生命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學校扎實推進課程、師資、教研“三落實”,縱向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心防體系”,重點落實特色創(chuàng)建、心理服務、高中監(jiān)測等“四跟進”,成功建成市級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31所、省級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2所、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1所。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4所高校、617所中小學校建立了心理輔導室,并成立由48名專家組成的‘綿陽市教體系統(tǒng)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專家工作組’‘綿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長指導(研究)中心’,為我市中小學校建立起強大的心理技術指導團隊。”綿陽市教育和體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準備好了嗎?游戲開始啦……”這是今年夏天在成綿路社區(qū)開展的“夢想啟航·快樂成長”暑期夏令營活動,活動中,志愿者通過“擊鼓傳花”和“我的名牌我做主”等互動游戲,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并與孩子們進行心理溝通。
據介紹,為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今年,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辦公室與四川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與輔導中心、四川綿陽未成年人心理成長指導與研究中心組成了20支“心志愿者”團隊,先后前往涪城、游仙20個社區(qū),開展社會心理服務工作。
“通過開展社區(qū)心理宣教活動,不僅能豐富社區(qū)兒童課余生活,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耐挫力、觀察力等,讓孩子們在團體活動、素質訓練、心理游戲中學習,還能解決由于學習壓力、青春期困惑等原因造成的心理健康問題,促進其健康成長。”“心志愿者”團隊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