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是各大高校如火如荼的招生季,各種制作精良的大學招生宣傳片,讓正在填報高考志愿的學生和家長眼花繚亂。而云南農業(yè)大學學生拍的一則看上去土得掉渣、拍攝手法頗為“野生”的視頻,反而成為宣傳片中的“泥石流”,脫穎而出。
視頻中,一位質樸的男生在一塊農田里邊自拍邊講述,強調“不用天天挖地”,緊接著轉身喊不遠處正在開拖拉機耕地的人“聲音小點”,并補充說明“不好意思,那個不是學校里面的”,之后開始進入常規(guī)講述:“校園環(huán)境非常美麗,食堂飯菜非常美味,學姐也非常漂亮,還可以每天喝普洱茶,我在云南農業(yè)大學等你哦。”
無獨有偶,云南財經大學也有一位同學自創(chuàng)了英文版的山歌介紹學校,放到網上后一炮而紅。網友喜歡這些學生自己制作拍攝、不走尋常路的宣傳片,是因為它們格外地真實、接地氣,更因為這些學生對學校發(fā)自肺腑的感情令人感動。反觀很多大學的招生宣傳片,拍攝思路雷同,用各種廣角和航拍鏡頭把校園拍得高端大氣,出鏡的同學也都男帥女美……這樣的片子看多了,自然產生審美疲勞。
注意力是非常稀缺的資源,高校在推廣形象時,怎樣在傳播中留下印象,怎樣吸引目標受眾,需要傳播學的機巧,更需要真誠和熱忱。只有真心喜愛自己學校的學生,才能做得出打動人心的宣傳片,去感染未來的學弟學妹,去吸引更多的人來了解學校,也讓更多人知道有那么多高等學府在培養(yǎng)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張麗)